从全球市场来看,受到预期向好刺激,上周全球股指均录得反弹。美国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国内股指驱动方面,除了外部环境因素之外,国内的政策暖风依然频吹。在跨季末、月末的资金例行紧张时节,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展开积极的净投放。上周包括MLF在内的公开市场净投放达3550亿元。之前一周净投放为650亿元,环比来看,显著回升。周一隔夜Shibor利率继续下行,报1%,创2009年9月以来的新低。6月21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报2.0499%,临近2%的大关,创2015年6月以来新低。近期由于部分机构对信用违约有所担忧,银行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回落明显,但随后管理层通过增加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额度等方式,叠加资金的宽松,均为银行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预计接下来跨季流动性将无虞。
10月28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下称CF40)在京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宏观政策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降低政策利率对银行体系的影响。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出席发布会并答问。
张斌首先谈到,从全球范围看,外部环境已经进入新阶段。“进入到三季度,如果看外部环境,可以看到发达国家通胀压力在减少,但在通胀回落同时,经济增长压力在上升,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景气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总结起来就是通胀压力下行,但是增长压力上行。”张斌表示。
从内部看,我国仍然面临着物价偏低、新增就业面临压力,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增长偏低的问题。张斌指出,当前我国总需求不足仍然突出,政府广义支出和房地产投资成为总需求增长主要拖累。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四部委发言表明了新的逆周期政策一揽子措施。对此张斌认为,当前“药方已经配齐,进度和力度成为关键”。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需要大于目标名义GDP增速,才能真正发挥逆周期作用。货币政策需要加快政策利率下行,以此大幅降低真实利率。稳定房地产行业需要大幅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除了现有政策,仍需对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展重组。
“从这一点(指一揽子增量措施)来看,2025年还是值得期待,但是能不能走出需求不足,接下来要看政策落地和力度。力度非常重要。”张斌强调。
事实上,随着政策利率的降低,市场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也有较为广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对降低政策利率的一种普遍担心是银行业盈利减少,补充资本金能力下降,威胁到银行业稳健经营。但也有观点认为,降低政策利率可以提升银行持有的资产估值、扩大信贷、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张斌指出,降低政策利率是阻断需求不足的必要条件。但行业对于降低政策利率存在两个主要顾虑:一是中美利差收窄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压力;二是银行存贷款息差收窄对银行业的压力。
对此,张斌在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央银行降低政策利率,会不对称地传导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进而带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息差变化,影响到商业银行盈利。降低政策利率同时还会带来商业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估值提升,对商业银行盈利带来正面影响。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央银行降低政策利率后,没有带来息差收窄,商业银行盈利没有恶化。商业银行盈利会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政策利率有效提升总需求水平以后,商业银行盈利随之回升。”报告写道。
此外,据报告分析,我国2015年大幅降低政策利率,尽管存贷款的政策指导利率没有收窄,但是商业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均显著下降,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商业银行息差收窄了60个基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与“政策净息差”变化方向相反。说明除了政策利率调整的影响,银行业在市场上的自发竞争力量对净息差有更突出的影响。
“中国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张斌进一步表示,“商业银行之间是有竞争的,当市场环境差的时候,贷款端利率降幅会更大,大于央行给商业银行的降幅,存款利率可能下降没那么多。这跟市场竞争、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系,并不是通过保护政策利率就能保护得住。”
报告指出,不论中央银行是否调整政策利率,商业银行盈利都会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充分调整政策利率不能帮助经济走出需求不足局面,商业银行的息差和盈利将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充分调整政策利率帮助经济尽快走出需求不足局面,商业银行会从中获益。降低政策利率如果快速且充分,商业银行短期内的金融资产估值效应会更加显著,而息差收窄带来的损失则是逐渐显现,更有利于商业银行。
“确确实实,在当前需求不足环境下,会有一些金融机构明显承压。央行关注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采取一些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一个股票操盘,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但这并不构成不降息的理由。在我们来看,息差并不构成政策利率调整的必要条件。”张斌表示。
Powered by 网上证券杠杆_在线炒股杠杆_网络炒股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